Search

嘉義市牛稠溪防汛道路的藍花楹

隨著媒體報導及網路不斷的放送,這裡已經不再是藍花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嘉義市牛稠溪防汛道路的藍花楹

隨著媒體報導及網路不斷的放送,這裡已經不再是藍花楹的秘境。對於常會使用牛稠溪防汛道路上下山的我來說,隨著盧山橋的改建工程施工,防汛道路封閉部分路段改道,大型工程車輛進出頻繁,藍花楹雖然正值滿開期,但是我卻覺得現場危機四伏。

這段防汛道路的藍花楹已存在多年,因為樹形高大,每逢盛開之際,有如藍花楹隧道。藍花楹地處嘉義縣市交界,隸屬嘉義市轄區,以前防汛道路未全線通車,來往的車輛不多,便形成賞花品質良好的秘境。後來台林橋和盧山橋的防汛道路貫通之後,就變成一般道路,往來車輛增多,加上多年前的颱風重創,藍花楹折損元氣大傷,那個傳說中的藍花楹隧道就褪色許多了。

今年各種花況流行大爆發,藍花楹也不例外。因為來賞花的遊客很多,只有部分的優質車輛,會停靠在防汛道路兩端的路旁,再徒步進來賞花(或是走上堤防),更多的是為了個人方便,直接將車輛停在藍花楹樹下,而且兩側都停,影響所及的就是雙線道路變成單線通車。

如果這幾天您有來到現場,應該也會提心吊膽,很多人想拍藍花楹隧道的畫面,但是拍照之餘,還要提防經過的車輛,特別是工程的砂石車,我好幾次看到砂石車就要來了,路中央拍照的遊客還沉醉在藍花楹之中,其實最安全的應該是堤防上面的通道。

時序來到四月天,藍花楹(盧山橋)、花旗木(竹崎親水公園)、油桐花(幸福山丘)及石斛蘭(台三線)都在附近盛開,加上阿里山的櫻花、玉山杜鵑及多花紫藤等,有興趣賞花的朋友,可以規劃結合這些景點,只是假日人潮眾多,建議早出晚歸的賞花品質會比較理想。

分享藍花楹的照片為這幾天拍攝,不同的畫面會顯示當天的空氣品質,還有不同時間點的人潮狀況。

歡迎分享交流!


Tags:

About author
阿里山曾經是台灣的代名詞,至今仍是! 日出、雲海、晚霞、鐵路與森林,這是阿里山聞名中外的五奇,如今還有新八景:塔山奇岩、小笠原山、水山巨木、慈雲觀景、香林拱橋、神怡流瀑、神木遺址、28號巨木! 「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」是黃源明(山頂黑狗兄站長)用超過35年的攝影記錄觀點,來分享阿里山的自然之美!春櫻、夏浴、秋雲、冬楓,四季百景、絕美風情,跟著我一起漫步在雲端,只要您長期關注,久了,每個人都可以是「阿里山達人」。 本站非官方粉絲專頁,但長期參與阿里山相關活動,也提供政府部門相關導覽解說、攝影、文史紀錄等協助,感謝各大媒體長期以來的報導。除了記錄阿里山區的美景與環境變遷,粉絲專頁也會分享其他各地所拍攝的景致。 歡迎透過FB分享粉絲專頁的美景,未經同意,請勿透過下載貼文另行轉載部落格或是其他網路平台,有任何攝影照片的引用、授權等需求,或是有興趣收藏歷年來的攝影作品,請與站長直接聯繫;如需導覽解說或是出版、邀約分享交流講座,只要時間許可,站長都樂意提供協助。 「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」FB 粉絲專頁只此一家,別無分號!目前本站無從事相關旅遊業,任何使用雲端名稱在大阿里山從事商業營利(包括住宿、餐飲、旅遊、文創等),請網友明察。 註:黃源明站長2017年8月1日於阿里山香林國小服務滿30年退休。
阿里山一直都很美,而我,只是將它呈現出來!
View all posts